一、主動融入經貿博覽會,不斷拓展對非經貿新路徑。著力拓展對非經貿路徑,搭班子、定規劃,強化與非機構的聯絡,舉辦推介會促進交流;助力企業開拓市場、進口資源,建議建設公共海外倉,提升“潭企潭品”對非影響力和競爭力;打好“主席家鄉、紅色湘潭”的名片,開展文化交流,建好橋梁助力經貿升溫。
二、立足湘潭產業優勢,支持企業“抱團出海”。立足產業優勢助推企業“抱團出海”。創新合作模式,引導產品集聚;打造岳塘機械園出口基地,強化集聚效應;發揮綜保區政策優勢,優化通關物流,助力企業降本增效。
三、支持企業開展合規化建設,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。圍繞世貿規則、技術性貿易措施、國家進出口管制法律法規等相關內容,通過授課、答疑、走訪等方式開展培訓宣講,提升企業風險應對能力;加強涉外法務儲備人才,積極爭取國省資源,加強與非洲國家相關方面的聯動協同,及時做好風險提示,強化風險預警。
四、發揮群團組織作用,助推我市外貿經濟高質量發展。依托僑聯、貿促會等群團緊密聯系海外組織,為企業開拓對非經貿渠道助力;發揮高校智庫與人才優勢,舉辦“校友回潭攜手興潭”活動,吸引產業、技術等資源回流,賦能對外經貿。